(译自英文原稿)
2023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平均颁予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 (Vladimir Drinfeld) 和丘成桐 (Shing-Tung Yau),以表彰他们对 数学物理、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和凯勒几何的贡献。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普拉特・贾德森杰出服务数学教授。丘成桐是中国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他们对数学物理有著共同的兴趣。德林费尔德与贝林森一起推动了几何朗兰兹纲领,引用威顿 (Witten) 的话,该纲领与量子场论某些方面有一些共同特徵,然而却源於数论。而丘成桐则致力於解决广义相对论和弦理论所引起的数学问题。
德林费尔德早年发明shtukas (源於德文 Stück,意指「物件」),其构造与物理学中的KdV方程产生关联。凭著这一发明,他解决了函数域上的算术朗兰兹纲领的秩2情况,因此获得1990年度菲尔兹奖。当时已经注意到,他的解法也同时证明了德利涅关於存在相容的ℓ 进系统猜想的秩2情况。令人瞩目的是,随着洛朗•拉福格於2002年按照德林费尔德的方法证明任意秩函数域上的朗兰兹纲领,德林费尔德便可将相容的任意秩ℓ进系统的存在性,由函数域延伸到高维簇。德利涅猜想的完全解决具有多重影响,包括在复几何方面。
正如舒尔策在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ICM 2018) 全体报告中所提及,在现今的p 进霍奇理论,以及梦想中的数域上的朗兰兹纲领,预期德林费尔德的shtukas会是一个关键概念。此外,德林费尔德关於巴特–舒尔策棱柱上同调及其系数系统的观点,亦引发了对该理论的新理解和应用。
德林费尔德的工作是算术几何的支柱,也是该领域新发展的核心。
丘成桐在微分几何中系统地发展了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凭藉这些方法,他解决了卡拉比猜想,并因此於1982年获得菲尔兹奖。他亦以此解决了埃尔米特 (或称「厄米」) 杨–米尔斯联络的存在性 (与乌伦贝克合作),以及透过极小曲面理论解决正质量猜想 (与舍恩合作)。他引入几何方法去解决广义相对论中的重要问题,譬如,舍恩–丘的黑洞存在定理和广义相对论中拟局部质量的内在定义。
丘成桐对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研究导致了卡拉比猜想的解决,并引进了卡拉比–丘流形的概念,它们是弦理论和复几何的基石。而施特罗明格–丘–扎斯洛构造则对镜对称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 (与李伟光) 在热核估计和微分哈纳克不等式方面的研究改变了流形上的几何方程的分析方法。它还影响了最优运输的发展和汉密尔顿关於里奇流的工作。
丘成桐为几何与分析的融合 (即现在被称为几何分析的数学分支) 作出了贡献。他的工作对於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都有著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香港